久久国产情侣/日本伊人网/日本黄网址/亚洲h片在线观看

制造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賦能時代!
2020年09月28日
瀏覽次數: 128
分享至:

前景可期,機遇已至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良好,有力提升了產業融合創新水平,加快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有效推動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尤其制造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能更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生產模式升級。

    工業互聯網為企業最直接帶來的就是解決業務需求,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進而帶來可觀的效益,這也是東信達在二十余年信息化服務進程中不斷追求和帶給企業的。

制造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賦能時代!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看來,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及產學研用各方積極參與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駛入快車道,但仍面臨一些困難。

轉型難題:數字化改造成本偏高,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度偏低

    “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較低,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此外,行業間整體數字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超過50%的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尚處于單點試驗和局部推廣階段。”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說。

    對不少制造企業來說,實現工業數字化轉型前期需要先行投入巨大資金進行改造,但效果很難立竿見影。加之新技術應用價格相對高昂,企業通常猶豫不決,數字化轉型步伐被拖慢。還有一種情況是,企業自身的藍圖構想并不少,但應用落地卻明顯滯后,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2020年萬變開局,疫情倒逼制造企業對效率提升的需求激增,據近600家制造企業的CIO調查顯示,“倒逼”之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超過99%的企業領導對數字化轉型持支持態度。

    其中,超過70%的企業制定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并且,對比2019年與2020年的調查數據發現,非常支持數字化轉型且有詳細計劃的企業占比提升了6個百分點,支持但尚未制定計劃的企業占比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

制造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賦能時代!

     不難看出,傳統制造企業在面對沖擊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用數字化轉型來對抗不確定因素,并高度認同其價值,內生動力不斷被激發。

    數字化是企業不斷自我完善和優化的過程,在東信達看來,制造企業應在把握數字化內涵的前提下,對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和產銷鏈條進行全面的重新定義和設計。

數字化轉型——從藍圖到落地

    制造企業工業數字化應用落地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規模

    大型企業組織結構長、業務面廣,需要快速集成和信息共享。小企業組織結構簡單,要從當前業務入手,解決實際業務問題,不要盲目跟風。

2、系統可擴展性強

    數字化轉型是為了匹配企業長期發展需求,因而企業選擇的信息化應用能夠集成其他系統、具備擴展功能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比起企業自行開發,選擇市面的成熟產品,實施周期短,系統維護工作量小,行業實踐經驗更豐富。

制造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賦能時代!

3、定制解決方案

    由于企業數字化程度各不相同,在系統建設前要進行統一評估和規劃,在確保痛點問題解決、新系統目標實現的前提下,將舊有系統的價值最大化,這需要在遵循企業管理特色的同時根據需求制定成熟解決方案。

4、配套管理機制

    這是確保應用系統能在業務經營中發揮持續作用的保障。

    無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是內部管理建設、外部供應鏈協同還是銷售、采購、生產等業務流程的重組,都需要逐步將程序、機制、需求滲透到新系統中來協調管理,組合成新的配套管理機制。

制造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賦能時代!

注:部分圖文來源于 e-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