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COMPANY NEWS
服務新聞
COMPANY NEWS

眾多行業受益!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產業
白皮書發布
近日,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組織相關專家編寫了《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對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研究,助力培育工業互聯網產業新生態,鑄就制造企業新飛躍!
01 工業互聯網發展概況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現代產業生態涉及行業越來越多,行業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愈發突出。工業互聯網連接生產信息和需求信息,能夠有效打破各行業信息孤島, 實現資源高效配置,促進產業生態協同發展。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持續擴大。據測算,2017至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逐年遞增。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41萬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3.7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升高至3.63%,成為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關鍵動力。
我國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全方位推進。網絡支撐能力大幅度提升、安全保障體系穩步發展、工業互聯網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向縱深推進,網絡協同制造、管理決策優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行業價值空間也在不斷拓展,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效果非常顯著。
▲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
02 工業互聯網帶動各行各業發展
工業互聯網通過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大規模工業領域,推動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實現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的緊密協同,賦能行業發展與產業融合。據測算,2019年,工業互聯網帶動制造業的增加值規模達到1.469萬億元,在19個行業中位居首位。目前,我國制造業低成本優勢正逐漸消退,面臨“中低端分流”和“中高端產業或產業鏈高端環節流出”的雙向擠壓。一是傳統制造業面臨“中低端分流”。由于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勞動力和環境成本等競爭優勢凸顯,我國中低端產業外遷趨勢明顯。二是“中高端產業或產業鏈高端環節流出”亦逐步加劇。美國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制造業回歸”等戰略的深化推進,不斷發揮能源成本低、高技術滲透等優勢,加劇全球中高端制造業產業鏈的競爭。
應用工業互聯網,可以對制造業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賦能,促進我國制造業向高端產業邁進。制造業企業可以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行業工藝創新、質量監控、定制生產以及遠程運維等活動。
例如,在機械加工領域, 可以基于信息技術挖掘器械參數和器械工藝,革新現有工藝,實現參數優化、工藝仿真等技術操作,并進行大型裝備的遠程運維;在食品藥品生產制造領域,采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產品追溯,提高制造工藝進而提高成品率。
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企業逐漸形成精益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將企業員工、機器和企業數據相連接,企業上下游的供應商和服務商的關系也在協同發展中發生變化。例如,企業采用資源計劃系統,生產數據的實時更新要求企業員工對不斷變化的數據及時作出反饋,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控產業生產線、產品質量等信息,結合工業 APP 實時與供應商溝通協作,實現精益管理 。
03 各區域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
各地區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齊頭并進、百花齊放。各大重點區域協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地方特色也初具雛形,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西南地區在全國范圍內優勢逐漸凸顯。
04 工業互聯網的挑戰和機遇
1、疫情危機之下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了生產要素跨產業鏈流動,催生協同研發、無人生產、遠程運營、在線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動力引擎。通過提供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等服務,企業能夠優化內部運營決策,協同外部產業鏈資源,提升產業鏈保障能力,推進統籌協調發展。

▲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2、新基建為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機遇
5G 與工業互聯網的廣泛融合,將幫助實體經濟從單點、局部的信息技術應用向無人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應用 5G 技術建設工廠內無線網絡,實現生產環節網絡全覆蓋,可以支持更靈活的生產線動態重構。
5G 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推動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控制、云化機器人等工業應用的發展,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工業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進行數字升級。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將各行業、各地區的主體連接在一起,實現了人才、資本、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的高效配置、滲透融合,形成了一個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生態系統。要進一步提高工業互聯網的生態構建能力,促進工業互聯網持續繁榮發展。
東信達持續為制造企業提供線下線上融合的精益診斷,出具解決方案,為制造企業提供體系完整、目標明確的分級培訓,已打造出眾多智能制造轉型標桿。